BRINGING ASIAN RACING TO THE WORLD

郭米高

創始人暨編輯

A A A

【所向披靡】盤點莫雷拉五大「魔術表演」

莫雷拉雖然在剛過去的香港國際賽事為香港的策騎生涯畫上句號,但他自2013年初到香港後,從來也沒有停止過震撼香港馬壇。《競馬論》郭米高回顧雷神策騎生涯五大亮點。

5.「威爾頓」及時趕到勝出2014年香港盃

莫雷拉自2013年10月來港已橫掃各項賽事,當時已能與在香港奠下基石的潘頓互有勝負。輿論當年挑剔莫雷拉在賽事尾段未如潘頓般紮實,但這些輿論似乎已忘記現今馬壇很像沒有幾多名騎師能媲美這兩位。

你可以說2014年的香港盃只是一場賽事,但這也是一場經典。這賽事也許能成為駁斥以上輿論的證據,見潘頓已經以車輪鞭催策「軍事出擊」,莫雷拉在「威爾頓」鞍上手持的不是馬鞭,而是魔術棒。

莫雷拉當時在800米處已經從最後方逐漸推進並跟隨「軍事出擊」,轉入最後直路時已在「軍事出擊」外邊逐步蠶食修復失地,到尾段兩匹馬已逐漸拋離馬群,而「威爾頓」仍然能僅勝「軍事出擊」。

4. 「首飾太陽」的拋鞭絕技

挑選這場輸掉的第一班賽事看似是奇怪的,但這場賽事正正能顯現莫雷拉的神乎其技。這場第一班賽事的尾段,於200米處莫雷拉正在連忙努力追趕前領馬「飛來猛」,當莫雷拉以右手嘗試落鞭時,馬鞭卻甩開並迴轉地飛向左手,這時候他就用不擅長落鞭的左手接過馬鞭,並且能在保持「首飾太陽」的步韻的同時,再不慌不忙地以左手鞭拍打「首飾太陽」的膊頭提示加速。

相信這絕技就能讓莫雷拉成為史上將馬鞭換邊最快的騎師之一。

3. 「步步友」的2014年香港打吡大賽

約翰摩亞一對精英「威爾頓」及「步步友」已經在香港經典一哩賽及香港經典盃兩場打吡預賽串成連贏,香港打吡大賽當然亦只有這兩駒之爭。

「步步友」勝出香港經典一哩賽後,1,800米的香港經典盃就敗於當時「威爾頓」鞍上人貝湯美的戰略下,以及其超卓的氣量之下。

汲取未能以氣量取勝的教訓,且下仗2,000米則更加困難反勝「威爾頓」,莫雷拉選擇與「步步友」沿途慳位並堅忍至最後直路才施展渾身解數追趕。雖然「步步友」跑姿柔軟,但仍然龐然巨大,要莫雷拉能控制這匹逾1300磅的馬匹,的確一點兒也不簡單。

雖然最後仍然僅敗,但相信有很多勝仗也未有如這場般精彩。

2. 「耀滿瓶」及「爭分奪秒」國際賽孖寶

莫雷拉在一個小時內盡顯其彈性,他在2019年的香港國際賽事勝出最長距離的香港瓶及最短距離的香港短途錦標。

「耀滿瓶」一役顯然莫雷拉的戰術意識、求勝心,及勇氣。有別於上述的「末段不紮實論」,人們也很像忘記將這些特質與潘頓作個比較?

幸好莫雷拉當日戴有實況鏡頭的頭盔,這樣就可以證明他這些特質。觀看這賽事重溫隨時令心跳停頓,這些窄位推進的決定根本不看似一個能下的決定,同時又確保未有踏到前方後蹄,沒有失過一次步韻,並對三疊的馬匹寸步不讓。

片段1分55秒至2分30秒就是精華。當時莫雷拉正在尋找空位,儘管一直有數匹馬在前方,進入直路後便能捷足先登鎖定空位並推進趕過「時時精綵」。莫雷拉就像如入無人之境,同時亦依靠勇氣、判斷力,及賽事觸感。

其後莫雷拉出戰可能是全世界壓力最大的一場賽事——香港短途錦標。莫雷拉夥拍「爭分奪秒」出戰,重現當年在巴西被冠以「Fantasma」稱號時的騎姿,即在不知何處突然出現並偷走冠軍。這年也為莫雷拉成就第二次國際賽孖寶(第一次是2014年勝出香港一哩錦標及香港盃)。

1. 2017年一日八捷

2017年2月26日,當日是莫雷拉約一年以來未能在賽日中取勝。一星期後,他就策騎十一場之下,成就夢幻般的「一天八捷魔法」。

這段時間,莫雷拉就像能呼風喚雨,馬場內外以歡呼聲哄動,騎師榜上排名節節上升,策騎出戰馬匹的賠率亦因為過關投注而節節下降。莫雷拉撥開上星期的雲霧,首先在當天首四場賽事全勝,儘管第五場沒有坐騎,他再勝出第六場。截至第八場,他已經手執六勝,且已於尾二一場貼近當時一天七場的紀錄。

莫雷拉當時也不是爭取首次紀錄,他亦曾於2006年在聖保羅、2008年在新加坡,兩次成就一日八捷的美譽,新加坡一役更是一天所有賽事全勝(當天有九場賽事,其中一場為見習騎師限定賽事)。

當年英語旁述戴偉成(Brett Davis),於莫雷拉勝出最後一場賽事時,以「他魔法棒一揮,煙霧一現,莫雷拉就從帽子中又拿一場勝利出來!」

A A A
SHAR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SUBSCRIBE

    訂閱《競馬論》電子報
    亞洲賽馬最新資訊盡覽無遺

      Expert ratings, tips & analysis for Hong Kong ra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