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ING ASIAN RACING TO THE WORLD

【新倉駕到】新練馬師廖康銘全身投入香港

當廖康銘回顧七年前剛從練時,他指當時「已無退路」。他會帶著如當年勇往直前,邁向成功的決心去展開他的2023/24香港馬季。

廖康銘於蘭域的訓練基地接受《競馬論》專訪(圖片來源:競馬論)

郭米高

創始人暨編輯

A A A

於沙田設倉是他的夢想,但他並不是抱有來港安享晚年的心態。

「我很久以前已渴望來港從練,但過往有些已經從練超過20年的練馬師,前往香港是為了它的退休保障。」這位55歲的練馬師前向《競馬論》說道。「不過我只從練了七年……我不是為了增加我的退休金,我希望達成一些成就。自我開始從練就懷著在港從練的夢想。這是一個值得自豪的時刻,我十分高興。不過我已經預備開始新工作。換句話說,我不會回到這裡(澳洲)練馬,我一定要取得成功。」

廖康銘基本上已經符合成為香港練馬師的條件:他曾訓練出四匹一級賽冠軍,並以百分之17的得勝率取得接近400場頭馬。但他的養馬量與悉尼龍頭馬房華禮納及高多芬等無可比擬。

 

A A A
SHARE
ADVERTISEMENT


「我已經竭盡所能前來這裡,現在悉尼面對的問題是未來數年將會由數個養馬量過百的馬房壟斷。」他舉例:「馬漢雅與游達榮(Ciraon Maher and David Eustace)、凌靄深(Annabell Neasham)、華禮納(Chris Waller)及高多芬(Godophin),而這個趨勢將會持續(由他們壟斷)。」

廖康銘現時只有70駒——50匹為現役馬,20匹正接受出道前訓練,反而這種模式會適合只允許每位練馬師最多訓練72駒的香港。「我喜歡每天看到馬匹,並看到他們接受訓練。」他站在馬房悉尼盃希望「范高爾王」(King Frankel)說道:「我並不是對所有馬匹都進行一式一樣訓練的練馬師。每匹賽駒我都會視牠為個體並充分發揮牠們的潛能。我喜歡看到牠們食料的情況,如何應對環境及牠們的個性。」

過往二十年,他是恆常來港的訪客,尤其是出席香港國際賽日。廖康銘與香港馬主如「包裝永勝」的外地馬主雷昌年、「包裝智威」的馬主李文斌、「妙算達人」馬主之一的鄭榮波及「連連歡樂」及Lanciato的外地馬主談立德等已建立關係。

廖康銘可說是將生命奉獻給賽馬,罕有會見到放假的他。即使當天真的放假,也不會讓日出看到他休息,他仍然會關心馬房大小事並急不及待與麾下馬匹相處。

廖康銘正為「范高爾王」部署出戰悉尼盃(圖片來源:競馬論)

他對馬匹的愛看似難以理解,但認識到其背景後就會一清二楚。廖康銘外祖父Bert Condon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於悉尼地區從騎,成績數一數二。廖康銘父親John Newnham是前《雪梨晨鋒報》體育版編輯,並經常與他一同前往蘭域、玫瑰崗、肯德百里、和域園馬場的周六賽事。

他形容當年仍是「孩子們能想做就做」的時代,一般年青人會被從事媒體工作的名人,如旁述員Ian Craig及Johnny Tapp、前賭博公司從業員的主播Ken Callander,甚或星級傳媒人Bert Lillye或Bill Whitaker所吸引。但是,廖康銘反而是被馬房、沙圈、跑道所吸引。

「我被馬匹所吸引。」廖康銘分享:「Bill Whitiker與家父是好朋友,我們兩個家庭會結伴一同旅行,他經常與練馬師Bob Thomsen打高爾夫球。其後Bill向Bob推介我,當時我15歲,便開始在Bob的馬房於假日打工。」他其後便沒有意向回校。「當年仍是第十班(中四)的中途,回到學校時我執拾好桌子,腦海中告訴自己,我不會回來這裡了。」他憶述:「我的父母讓我繼續在馬房工作,直至今時今日。」

廖康銘的「影子英雄」勝出2019年春季冠軍錦標(圖片來源:Mark Metcalfe/Getty Images)

廖康銘與金美琪勝出一級賽後喜極擁抱(圖片來源:Mark Evans/Getty Images)

Bob Thomsen的馬房位於蘭域馬場附近的山丘上,鄰近的同儕還有活侯夫人的父親,連續勝出32屆悉尼冠軍練馬師的湯美史密夫(Tommy Smith)、「盃王」甘明斯(Bart Cummings)、白理維(Neville Begg)及Theo Green。他們帶領見習生有昆頓(Ron Quinton)、張仕敦(Malcolm Johnston)及白德民(Darren Beadman)。

廖康銘及後轉到甘明斯馬房工作,並成為遠征領班,協助策劃跨州遠征。例如他曾協助Campaign King於1988年勝出史德布克讓賽及東奔一萬錦標。他曾在英國白禮頓(Clive Brittain)及愛爾蘭的彭達嘉(Kevin Prendergast)馬房短暫工作,為他帶來不少國際經驗。其後悉尼馬會將最低負磅提高,這造就廖康銘成為其中一位較高齡的見習騎師。他先後隸屬白利偉(Grahame Begg)及昆頓馬房。

作為一名騎師、策騎員及馬房職員,廖康銘與活侯夫人(Gai Waterhouse)的合作關係最為人津津樂道。他不單止是Tulloch Lodge的得力策騎員,而且經常在鄉鎮馬場上陣。他是三屆甘柏拉馬場(Kembla Grange)的冠軍騎師,曾奪取澳洲紐卡素地區頒予冠軍騎師的Bill Wade Medal,亦曾前往澳門及韓國客串。

廖康銘在2011年最後一天策騎在甘柏拉馬場勝出從騎最後一場賽事。掛靴後成為活侯夫人的助理練馬師,曾訓練多匹佳駟如2012年金拖鞋大賽冠軍「比亞路」(Pierro)、2015年金拖鞋大賽冠軍「移民熱點」(Vancouver)及2013年墨爾本盃冠軍「繁花似錦」(Fiorente)。

活候夫人訓練的「比亞路」(圖片來源:Brendon Thorne/Getty Images)

2016年,活侯夫人的馬房體制改革,廖康銘便離巢尋找新機遇。

「當時我向妻子(Donna)說:『我不可以失敗。』現時也有同樣的感覺。」他透露。

廖康銘不只對馬匹愛護有加,他也是一名平易近人的馬圈中人,而且受行內中人尊稱為「現代Theo Green」。他一手培育三名悉尼冠軍見習生:邵良宇(Tyler Schiller)、尚宜令(Tom Sherry)及杜倫(Robbie Dolan)。日後,他亦期望在香港培育見習生,但首要任務是與馬房職員一同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

「我討厭馬房內氣氛緊張。」他說道:「因為如果馬房有兩人不咬弦且在爭執過後接觸馬匹,他們的情緒就會轉到馬匹身上。然後,馬匹都會緊張起來,並產生不良影響。我的得著是照顧馬匹的職員越放鬆的話,馬匹同樣都會放鬆。我的馬匹甚少在沙圈情緒不穩,我認為是由於我的馬房經常帶有輕鬆的氛圍。」

廖康銘(中)一直致力促進馬房內氣氛和諧(圖片來源:Mark Evans/Getty Images)

邵良宇策騎廖康銘的Dragonstone在甘柏拉馬場獲勝(圖片來源:Mark Evans/Getty Images)

即使廖康銘決心一定要成功,但他仍然未有設下任何遠大目標。而他已經觀看了很多香港賽事,深知每一場第五班頭馬都極具價值。「我認為這是一個每位練馬師處於公平的體系競爭……其他練馬師不能以養馬量壓倒你。」他說道:「我認為這為我帶來一個不錯的機遇。」

「當我去到那裡時,我會需要將馬匹訓練至最佳狀態,因為你只會得到被賽事體系或其他練馬師摒棄的馬匹。所以你必須思考如果發揮賽駒所有的潛質。即使最佳成績只是勝出一場跑馬地的五班賽事,但這場頭馬對馬主而言極其重要,對練馬師亦然。」

separator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SUBSCRIBE

    訂閱《競馬論》電子報
    亞洲賽馬最新資訊盡覽無遺

      Expert ratings, tips & analysis for Hong Kong racing